导航
长春市朝阳区图书馆
地理交通 朝图介绍 首页
登录入口
读者登录 志愿者登录 机关阅览 馆员登录
功能
参考咨询 电子书 好书推荐 新消息 开馆查询 图书检索
返回 活动信息

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

状态: 方式: 线下活动 日期: 2023-04-23

4月23日,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国家图书馆举办了“阅享时代 开卷生花——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2023年国家图书馆4·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”。活动现场揭晓了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。《中华文明五千年》《颠覆: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》《琴声飞过旷野》等19种获奖图书和38种推荐图书从近2000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。

此届参评图书书单涉及多个领域,题材丰富。社科类图书,有些著作出自大家名家,聚焦于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的智慧,从历史、音乐、建筑、文字、传统技艺、艺术等方面,引领读者去认知我国历史文化的辉煌与丰饶;有些著作关注脱贫攻坚、进城务工人员生存、女性社会问题等现实话题,展现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、经济、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;也有关于哲学、文史、考古的优秀学术著作。科普类图书,涉及量子力学、化学、脑科学、天文学、医学、地球科学、数学、植物学、生物学等诸多领域;题材新颖,有院士团队创作的“大家小书”,有一线医生的健康科普,有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展现,有扫码拓展阅读,还有一些图书讲述了作者的个人科研经历,饱含对科学探索的满腔热忱。少儿类图书,既有对时代和历史的驻足,又有对现实和他者的关注。有的作品具有非凡的想象力,有的作品从独特而新奇的视角出发。在主题选择上,评委会力求全面,青少年的阅读不限于绘本、童话,也应有诗歌和自然。评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,对最终的书单严格把关。借助评选机制完备、评委学科背景丰富、评审过程公正,坚持打造“最纯粹、干净”的图书奖项。

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,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。文津图书奖采用《簸扬图》为标识,有“读书如稼穑,勤耕致丰饶”之意。该奖项命名为“文津”,不仅缘起于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的“文津阁四库全书”,也寓意“文化津梁”,彰显了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桥梁,为促进作者、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积极作用的使命。文津图书奖评选每年举办一次,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,截止到目前,文津图书奖共评出211种获奖图书和799种推荐图书,和评选活动相关的“文津读书沙龙”举办了近600场读书活动,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次,线上视频浏览量达1000多万,成为国内公信力和美誉度极高的图书奖项。

从2014年开始,“全民阅读”已经连续10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“深化全民阅读活动”,将全民阅读工作推向了新的征程。文津图书奖的十八载成长历程与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化相伴前行。在砥砺前进的道路上,文津图书奖始终坚守“推荐好书、推广好书、造福社会、为我国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”的初衷,努力凝聚图书馆界和社会各界的阅读推广力量,共创一个全民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的美好家园。